第六十一章 诺门坎_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 诺门坎

第(1/3)页

  朱可夫中将从已经和瓦砾堆差不多的战地指挥所里面爬起来,拿起那个挂在脖子上、镜头已经被磨成印象派油画一样的望远镜看着远方的贝尔苏木高地。经过苏军反复冲击、突击和航空兵对地攻击之后,那里仍然会不时地冒出重炮发射的声响和火光。

  这里不是油田所在的方向上,但是这里却是满洲和蒙古理论上存在边界冲突的地方——一贯以来,在呼伦贝尔高原地区的满蒙边界线都有两种说法,满洲一方认为应该一哈拉哈河为界,而蒙古一方认为应该以更靠北的贝尔苏木高地中脊为界线。所以打着满洲和蒙古的旗号发动战争的话,只有从这里下手才能解释一些外交上的遮羞。

  于是,和另一个时空一样,战斗还是在这片草原上展开了,这里本该是一片对拥有机械化大兵团的部队有巨大优势的战场,一马平川的草原可以让坦克纵横驰骋,撕开敌人的防线。

  日本人在这个高地防区起码集结了超过70门150mm以上的重型加农炮和超过200门榴弹炮、步兵炮,放在平时,这个炮兵数量已经超过了日军3个精锐甲种师团的装备量,而且那些外面盖着野战防护网和硬木的水泥工事明显不是临时修成一炮就倒的野战工事——可是就这样一处日军严防死守的要害,在该死的情报部门送来的情报中,却只是显示“该处仅仅只有两个联队的敌军二线后卫部队。”

  朱可夫拿到情报时,自然是以为可以摆好口袋等着日军23师团钻进来,然后趁着敌军向哈拉哈河沿岸展开的时候包抄其后路,可是却这么不明不白的一脚踢到了铁板上。一开始自己还大意了,以为日军只不过是恰好临时增强了防守,把左翼的第11坦克旅和24轻装甲师、38摩步师的部队投入到了突击之中,同时让右翼的第41摩步师和后续即将跟进的步兵师担任“铁砧”的角色挡住日军向南收缩维持战线的空间。

  战斗进行了几个小时之后,朱可夫就发现情况不对了,这绝对不是临时加强防御就可以做到的,日本人似乎早就知道了自己的装甲迂回企图,短短几个小时里面就有超过50辆新锐的T-34和KV-1坦克被日军的重炮直瞄摧毁,轻装甲师的BT-7和T-26更是损失惨重。

  坦克作战的最大优势在于在机动中包围歼灭敌人,而不是和有重炮和工事的敌军打阵地战。在另一个时空中的哈拉哈河之战,朱可夫占尽情报优势,充分把日军调动了起来,让行动缓慢的日军陷入了脱节之后,再用装甲力量对缺乏重炮部署的日军先头部队实施反冲锋,这一招屡试不爽。可是如果在敌人预先布置好的战场上陷入只能进不能退的拉锯战的话,装甲力量的优势就被极大地消耗掉了。

  朱可夫想向更纵深的方向迂回,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日军4个师团的援军从海拉尔方向的甘珠尔镇前来,半天急行军六十公里,堵住了朱可夫的侧翼。5个师的苏军被挤压在了贝尔苏木高地和贝伦湖之间的战区内,除非朱可夫放弃自己的这5个师——当然,那样的话他一个被枪毙是绝对跑不了的——就只有选择添油战术把后续的部队投入到这块日本人占据着地利的战场上来了。

  苏联人空有强大的装甲机动性,却不得不和日本人打一场消耗战,那憋屈劲儿就别提了。结果这一添油,朱可夫的部队就被堵在了贝尔苏木高地整整4天。

  “将军,目前我们的第11装甲旅和第24轻装甲师已经损失了全部装甲力量,两个摩步师也陷入了苦战,我们是否放弃一些部队殿后以图……”

  “不行,看日本人这个架势,如果撤退的话,起码要丢掉一个军的人在包围圈里被日本人围歼。昨天蒙古国已经正式和满洲国互相宣战了,我们的援军速度应该会赶来地快一些的。不过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让后方的部队加强纵深防御,我们逐步放弃外围阵地倒是可以的。

  在日本人选定的战场上打实在是太吃亏了。

  “对了,诺门坎正面的防线形势怎么样了,今天日本人没有取得突破吧。”

  “那倒没有,日本人在诺门坎方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