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核电_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 核电

第(3/3)页

蒸汽循环冷却。”

  “150亿千瓦时?”希特勒虽然之前已经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但是听到了确切的汇报数字仍然是悚然动容,“这些新能源,真的有如此巨大的效果么?实在是难以想象,这种新能源可以用于军事用途么?”

  “不行,这个是不现实的。目前我们采用的燃料原矿是从南非的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地区采掘的高品位铀矿石,铀235初始丰都就高达1。7个百分点,只要进行1倍的气体扩散离心达到3。5%的丰度就可以非常高效的用于工业发电,因此成本较低;而根据海森堡博士的估算,要达到军事用途的话U235的丰度起码要达到90%以上。目前我们的离心机规模和技术实力都是达不到这个要求的,在分离技术出现质的突破之前,我们不该在武器化方向上浪费太多的资源。”

  多恩伯格隐瞒了一点,那就是关于海森堡博士对新武器威力的估计值,因为他知道如果把新武器理论上的巨大威力告诉元首的话,那么元首是一定会疯狂地不计代价地要求发展这种新式武器的

  “那可真是可惜了——我们在这些项目上前后一共投入了多少预算。”

  “如果仅计算这座电站及其燃料提纯设备的成本的话,只有1亿美元左右。但是为了掌握其技术和进行前期试验型反应堆的建设,一共花费了6亿美元的研发经费。

  自从1932年帝国网罗了普朗克、爱因斯坦、玻恩、费米这些科学家,在沃纳。海森堡博士的领导下展开新型高效能源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后,1935年的时候我们就完成了第一座试验论证型的反应堆,1937年时解决了大多数工业化应用的技术瓶颈并改良了气体扩散分离设备,建造了第一座5万千瓦时的工业实验堆。为了掌握足够的实验数据和技术资料,投入的资金是非常巨量的。”

  “那么也就是说,这座电站实际花了7亿美元的投入?”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虽然帝国目前的资金和资源非常短缺,为了几座电站花费如此巨大的投入不是很应该……可是这毕竟是利在千秋的事情。我们在开展研发任务的时候,并不知道后续的工作有多艰难,当初维勒安部长向我们提供第一笔八千万美元的研发经费的时候,我们一度以为花完那笔钱就一定可以完成这项技术了,可是走进去之后才发现那几乎是一个无底洞,到了这一步的时候,我们已经停不下来了,如果停下来的话,之前花的钱就全部白费了。我们也很感激维勒安部长这几年一直咬牙坚持为我们提供经费。

  不过元首您放心,我们经过二期的筹划,已经争取尽量增加这项技术的利用机会——在西面一百公里外的康斯坦茨,也是在瑞士边境那一侧,我们去年也规划了一处和这里的布局差不多的工程。康斯坦茨位于博登湖和莱茵河源头的交汇处,也非常适合这种模式的布局,我们建造了一个峰值装机容量200万千万的水力发电和蓄能电站打掩护,并且在瑞士境内配套了8套30万千瓦反应堆机组。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套用现有的成果,无需另行研发,总造价可以控制在1。5亿美元之内。那样的话,至少可以分摊大部分的研发成本。预计到1941年底之前可以全部完成。”

  “那就好,不过一切以安全为第一考量,帝国的未来可能会遭遇各种各样敌人的卑鄙袭击,这些东西,只能放在永久中立国内进行规划。而且一定要时时警惕敌人的暗算。莱茵河和多瑙河都是从这里发源的,这里是日耳曼文明的源头,绝对不允许遭到污染。”

  “是!元首!我们会按照佩内明德的标准进行安全规划的。”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