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从掷弹筒到RPG_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从掷弹筒到RPG

第(1/3)页

  “嘿,莫豪普博士,您的这项专利申请不符合要求,显然,几个月前,已经有一个德国工程师注册过同类性质的专利了,并且已经过了质证期。抱歉,我们不能重复接受您的申请。下次请您先雇请一个律师进行一下专利检索再来。”坐落在日内瓦的瑞士专利局内,一个受理申请业务的官员面无表情地对着瑞士工程师奥雅。莫豪普说道。

  “什么?这不可能?我已经研究空心装药弹头的金属射流效应好几年了,才发现的这个现象,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同行在研究这个方向。”莫豪普博士吃惊得语无伦次。这项发明是他利用自己在厄利孔公司工作时的职务之便研发的私活儿,之前没有听说过业内有谁在进行同类研发。

  “这是你的事情,但是,我只是告诉你,已经有人抢先申请了这项专利了。”

  “那我可以检索一下他们申请的专利的技术细节么?”

  “当然可以,但是这不是我这里的业务受理范围,请你出门左拐,顺便把门带上。”

  很好!反正我也不想看这张官獠化的蠢脸。莫豪普自我安慰地走了出去。

  不过显而易见地,检索的结果只是让他更加失望。那个叫做威廉。豪赛尔的德国人注册的专利显然从技术原理上来说和他多年研发的心血并无二致,而且他们明显是法务懂行的人,很令人发指地在各个主要工业大国都进行了注册,莫豪普博士连钻个孔子的机会都没有。(注:根据各国专利法,在本国注册的专利只在本国受到保护,是不涉及域外使用的,也就是说如果你在德国注册了一项专利但是在米国没有,那么别人就可以先去米国抢注然后就能在米国合法使用了,当然,在外国注册在先的专利一般都会有一段时间的公示保护期,这个期间一般是半年,不过实际上根据各国国内法的不同还是有区别的)不过那个德国人居然在效果描述和测试数据上都极尽低调诋毁之能事,如果让一个陆军部的军需官来看这份专利材料的话,那么多半从字面上都会得出“靡费颇多,效果不明显”的评价。

  “德国人都是只会种土豆的白痴么!弄出这么好的发明,却不懂得推销,要是……要是今天是我发明了这项专利的话,说不定靠这一票的钱就够我移民米国了!”莫豪普的心中哀嚎着,可惜他已经没有机会了。怀着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他对于德国人把他们那种如此高端的反装甲技术说得如此平淡无奇还是有点幸灾乐祸的——我没机会从这项专利上面赚到钱,你们也没赚到!

  1937年,本该发明空心装药战斗部专利,并且随后靠卖这个专利移民米国的瑞士工程师莫豪普,在这个时空,即将成为一个籍籍无名的人。

  真的是如此么?未来赫赫有名的“巴祖卡”火箭筒即将成为发射普通榴弹弹丸的大路货么?显然,他很不甘心。经过几番思想斗争后,他决定还是搏一把——就算自己赚不了大钱,好歹还可以给人做推销挣点小钱,自己至少在金属射流效应的实战效果理解上目前也算得上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了,对方在专利申请描述上写得那么粗鄙无文不会吹牛,显然,那个威廉。豪赛尔会需要一个懂技术的业务负责人。

  ……

  “恩,使用了尾翼稳定鳍之后,即使不用刻划膛线也能保证1。5%的射程/精度比,装填方式也简便了很多。而且同样后座力的情况下弹丸出膛速度和有效射程提高了一倍。”

  “风帽和弹丸分开制造后组装,有效提高弹体飞行速度和射程。目前可以达到,嗯400米左右的有效射程,再远的话就会导致弹丸受重力作用下降明显。”

  一群从莱茵金属公司借调来的工程师正在莱格威勒博士的带领下在佩内明德轻武器试验场上测试他们根据西班牙方面反馈回来的奥宁堡突击队实战意见和数据改良的掷弹筒和无后坐力炮。莱格威勒博士是“铁拳”项目的总负责人,历史上就是他发明了“铁拳”这种武器。

  德国人和日本人的陆军步兵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