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融资市场的幕后对手_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章 融资市场的幕后对手

第(2/3)页

勒安去相信一个“涩会主义”国家居然会在国际金融资本市场上动作最大,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这让维勒安从穿越那天开始就对苏联怀有一贯的轻视,他从经济危机发生那天起,就坚定了一个想法:世界的河蟹在于解决金融资本家对世界的统治,仅此而已,只要干掉米粒坚果,其他都不算什么。这种轻视直到此刻才渐渐清醒过来。

  注意到了苏联这两年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作为后,维勒安让诺娃搜集了一些苏联方面的详细情报,主要是经济领域的,得到的结果让维勒安大吃一惊。

  第一反应是,那个叫约瑟夫。斯大林的统治者的冷血程度即使是元首也是可望不可及的,第二个反应是,那种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一切代价的魄力,实在是人类历史上的罕有。

  可以说,29年大萧条的真正渊薮,其实就是从苏联开始的。

  众所周知,大萧条链式反应的第一链,是从前一年也就是1928年的全球性农产品市场低迷开始的,以美国为例,最开始失去购买力的就是农民阶级,当玉米卖的比煤炭还便宜,小麦和家畜的售价连运费成本都收不回来后,农民就失去了消费轻工业产品的能力,随后,这个反应就开始一环一环地崩溃。(此前美国因为一战的刺激,农业生产扩大了很多倍,本来就有产能过剩,而且许多新增耕地因为本来就不适合耕种所以生产成本高企。但是没有苏联的低价农产品引爆的话,这个崩溃的过程可以延缓三到五年。)

  那么世界上为什么会一下子有那么多农产品富余出来导致价格暴跌了呢?

  答案是,没有任何农产品富于出来。这只是一种行政征收导致的假象,其来源就是苏联。因为1928年的时候,苏联开始执行了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这个计划非常宏伟,需要的资金动辄以十亿美元计。如果全面执行的话,短短五年就可以把苏联的工业化水平恢复到欧洲中等发达程度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

  但是问题时,钱从哪里来?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前,作为一个被全世界戒备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没有办法融资到任何资金。只能通过对外贸易获取资金。

  1928年的苏联有什么可以卖的?他几乎没有什么工业产品可以被欧美看上眼,所以只剩下谷物、木材和原油这些农产品与初级产品。

  为了筹集工业化所需的足够资金,斯大林用常人无法想象的执行了推行了波及苏联全国的农业集体农庄化。1929年春,乌克兰还只有56%的农户和38%的可耕土地参加集体农庄,到了1929年10月1日,乌克兰也还只有8。8%的土地面积参加集体农庄。但是由于工作组的高压政策农民害怕被打成富农,以及贫农委员会在参加集体农庄上的决定权.1930年5月.就有70%的可耕土地和62。8%的农户突然参加集体农庄,这就是强迫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参加集体农庄是什么意思?就是将自己的财产,包括全部余粮和牲畜交给集体农庄。苏联的体制下,集体农庄中的农民是不能通过生产获取任何个人收获的——所有产品100%全部收归国有,然后再统一分配,这必然导致生产效率和积极性的低下。斯大林没有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只管用硬性指标卡死摊派,哪个集体农庄没有完成征收目标就枪毙负责人,内务部队和纠察队会挨家挨户到农民家中搜查,哪个农民敢私藏粮食一经发现就贴上“富农”的政治标签。

  不要小看“富农”这个看上去人畜无害的称呼,这在斯大林时代往往就意味着死亡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