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打扫国会_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 打扫国会

第(2/3)页

帝对兴登堡的影响力仍然是不可忽视的。

  维勒安就准备从这点下手,利用退位了的威廉二世和皇太子,来对兴登堡施加足够的影响。而且相对于目前已经走上权力巅峰又因为衰老痴呆而变得“无欲无求”的总统,说服退位的过气皇帝及“隐太子”无疑是更加简单易行的。

  为此维勒安让诺娃先调查了一番威廉二世和皇太子的近况及需求。好进行针对性的布置。

  威廉二世自从1919年退位后就一直避居荷兰,深居简出,很少和帝国原来的勋臣重将来往,连一些大的容克资本家也很少交往,不过还是会接受他们的一些赞助——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他缺钱,只是他不想寒了当年的追随者们的心。比如克虏伯集团的人,这些年仍然和他过从甚密。

  在后世的历史书上,英国人把发动上一次战争的罪责全部推到了这个老人头上,还渲染说:当听到萨拉热窝爆发的刺杀事件后,这个疯狂的战争狂人高呼着“战争的机会终于来了。”——这句话也被出于服务于ZZ需要被写到了某国中学课本上。很多人年轻的时候都认为这是真的。但是实情是,皇帝直到战争爆发前,仍然在试图劝谕奥匈方面使用外交手段获取一定的“道义上的全面胜利与部分实际利益”。然而,在奥国政府还未得知德皇的意见时,政府内的部长与将军已经说服了八十四岁高龄的奥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当然,说威廉二世爱好和平从来不想打仗那肯定是屁话。但是显而易见的。1914年并不是德国人发动战争的好时机。在一战爆发前,德国人的海军建设还远远比如上英国人,如果造舰计划执行到1916年甚至更晚战争才爆发的话,首先被海军军备竞赛拖垮的肯定是英国人——当时德国的工业产能已经远远超过了英国或者英法总和,英国人却要维持相当于德国两倍的造舰规模。如果战争不在几年内爆发的话,英国的财政就会彻底崩溃。

  说这么多,其实只是想强调,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只要打赢了,什么都好说。

  但是我们的猪脚维勒安殿下,对这些有着深远的洞悉,不会被舆论和历史书的误导所迷惑——开玩笑,当初在星际时代的时候,他父亲阿克图洛斯大帝在革命成功之前,被联邦的人说成是十恶不赦的杀人狂魔,他都能照样从联邦军的舆论中检索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所以这个世界英国人的宣传伎俩完全迷惑不了他。经过他的观察,他发现威廉二世真的已经是一个完全没有雄心壮志的人了。不仅没有个人的追求,连德国是否会重新崛起都无所谓了。反正从人民到容克都抛弃了他,他还有什么好在乎的呢。

  唯一还让他的良知能够有所触动的就是《凡尔赛条约》那个禁锢人民的枷锁。

  是的,这是威廉二世这辈子唯一放不下的事情了。虽然条约是那些推翻他的GC党人签的,是那些人出卖了人民。但是威廉二世这些年来仍然对这个条约的签署耿耿于怀。

  他的长子,也就是原来的皇储殿下的心态则比他父皇要好一点。不过对于回去继位也已经没有了什么想法——兴登堡总统曾经一度怀有让皇帝复辟,迎接皇储回国登基的想法,但是被威廉皇储拒绝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