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灭燕的前奏曲_秦歌一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七十章:灭燕的前奏曲

第(2/3)页

北秦没有打赵国的时候,赵国虽然国大,可是赵国同样有着一些的边患。而现在却是不同了,林胡给北秦融合了,楼烦举族降了北秦国。曾经的中山国,也成了中人府。赵国现在和北秦定了和约,在赵国最最危险的时候,北秦竟然没有一点的军事打劫行动。这一点让赵国感慨万端!虽然这是因为北秦国上上下下要积蕴国力,用来一次灭燕,这里还要加一个东胡。北秦做事,争分夺妙,打赵国的便宜,以近乎于给北秦搬空了的赵国,真是打下来也没有多少的好处,还不如由它这就是北秦的长策!换了魏国,看见有便宜了,立刻就扑上来了,哪里管这之后的事情,只看见眼前的利益,真是大蠢!北秦公最恨的就是这点。

  所以北秦公治国,一切要以长策为准!要有大方向,大局观!从政治的角度上讲,大局观,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现代官场,骂人最深的一句就是说某某同志没有大局观!在一定程度上,得了这样一个评语,这辈子就晋升无望了,只能在基层干到死了!所以大局观,是很重要的!北秦坚持了大局,维持长策,这就让赵国等于去除了边境之危了。如此一来,赵国就可以把全部的力量凝聚起来。相比起来,燕国虽然不似赵国这样给北秦军打成了小扁扁。

  可是燕国的北方还有一个东胡。虽然说由于北秦的异军突起,东胡加强了军备,也停止了向燕国的入侵,燕国却不能大意,他们还要加强边防。因为燕国的国策,长策,也就是北图大计!燕国老世族们一向的守旧,他们认为燕国不宜涉足中原原的那些曾经的国家,现在还有几个是原创的?都成了山寨版的国家了。替的替,换的换,争霸中原,只是让家族势力坐大!相反,燕国几百年来虽然一直没有什么进取的精神,可是话要两分来说,燕国不是好好的么?现在的几个国家里,谁的国祚有燕国的长远?如此的国祚,还不够你燕国臭屁的了?正所谓一饮一啄,自有天定,何必强求呢?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处众之所恶,而不争,故几乎道!燕国要的就是上善若水,任你中原风吹雨打,我只北方坐观不动!我燕国只要固守燕山辽东并相机向胡地扩张,想要称霸学当年秦穆公就好了,何必一头钻进中原这个沆瀣之地。称霸北方,这在燕国的世家大族中被称之为“北图大计”。而燕国的贵族势力,可以说是在诸国之强盛的!这一点纵然是燕公也是无力反抗!所以虽然北秦话了,但是至少……

  北秦的边军力量没有加强,北秦新设的雁云府不算,而新设的北代府,中人府,都是那样的平平,特别是中人府,居然还收兵了,北秦大军走人了。北代府也是一片的宁静,那里的兵丁不多,不少,没有添加!从这些得出的军情上看,北秦不足虑,只是说说罢了!

  于是,燕国的注意力还是放在他们对东胡的身上!燕国的六万大燕边军一动不动的守在北方!四万燕军的主力在易水边地,地方军不算,燕国真正可以拿出的实际精兵,不过十来万!这十来万除了北地的六万边军还有一定的战斗力,其余的都是老旧的车战旧兵,对北秦军方来说,他们一点也不足道。而在燕山,虽然有一支燕人自夸的铁骑,可是这支燕山铁骑却仅仅只有五千人,燕公听说骑兵的战斗力后,又加了五千,算成了一万。纵然如此,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在北秦军方上下看来,打败这样的一个孱弱之燕,那真是太容易不过的了。

  几人一番细说,北秦公点名:“嬴将军!”这个嬴将军自然是指嬴十五!嬴十五激动不已,他知道,自己一生最重要的时刻就要到了。当下站出道:“微臣在!”北秦公笑了一下道:“你不必紧张,国防部总长,想必你已经知道了伐燕之计!”刘金吾道:“我们已经接到了国公的批令!”北秦公问:“以嬴十五为总帅,有问题么?”刘金吾道:“没有问题,但是此战,分路多多,我们一方面要打击东胡人,还要打燕国,表面上我们是伐燕,但实质是我们是连东胡一起打的,所以我们觉得,最好再加一个副帅,不知道国公以为如何?”北秦公沉吟一下,对嬴十五道:“你觉得如何?”嬴十五想了一下道:“我北秦多路进兵,分进合击,虽然有我一个人指挥全军,但恐有不足,若有一人帮助我,的确是一件好事!”这却不是嬴十五大方。而是嬴十五深深的知道,这一次的灭国大战,功劳太大了,无论从哪方面说,分功是最好的一个选择。与其在最后给众人逼着分功,倒不如他自己大方一点!北秦公制衡之术,他是知道的,既然知道,又何必死霸着功劳呢?最妙的是,他的确是要一定的助手!

  所以,他大大方方的把权力分出一些。横竖目前的北秦军十分的纯朴,就算是有争功的心思,可是在军队里有种种的情报组织,如果真乱来,给国防部知道了,那可就不好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