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秦太子杀人案_秦歌一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零七章:秦太子杀人案

第(2/3)页

的种田积极**可比那些贵族的隶农要强多了,生产的粮食自然也会是多,用心种田,得到的粮食自然是会多一点,最少也会是三石的粮。有的达到四石也不足奇。运气的,甚至可以达到五石。把粮一交,就可以看出新法的好坏了,但问题偏偏就出在这里。到了九月收粮的时候,收上的粮,却变成了沙砾土石。

  当然,也不是全都是沙砾土石,倒也有些麦子,但不到三成……这里有个很明显的错处。

  这是给太子交的赋粮,就算是新国民有再大的胆子,也不可能在这方面动手,但是可惜……永远不要忘了,现在的太子仅仅只是一个初具血勇的少年,这个少年才不过十二岁大小,学的更是迂腐的儒学。因为他的两个主要的老师一个是甘龙,一个是公孙贾。

  还有一个公子虔,但问题在于,嬴虔是一个没有多大耐心的人,所以对于太子的管教大多是听话就行,其它的,放任,你也不能指望如嬴虔这样的人当好一个心理学专家不是。

  于是太子的心就不大怎么牢靠。他读的是忠君爱国的君君臣臣的思想,看到好好的谷赋变成了沙砾土石,这种积在心里的愤怒也就可想而知了。大怒之下,太子难免就会过失一二。

  他杀人了。这是一个少年,又是身处在权位之上的少年冲动犯下的一个错误。在当时的大国里,这再正常不过了,但问题在于,这是一个敏感的时期。秦国的法律是十分的严苛,在这种严法之下,国民的生活是紧巴巴的,没有外来的刺激也就算了,但这个刺激一上来,就会出现问题。特别是现在的秦民刚刚开始变法,身上那好斗的野**还没有除去。

  所以,这件事也就闹大了,更何况这里面还有一些贵族们借题挥。国民进行了最激烈的一种反抗,那就是“交农”。在这个农耕文明的时代,这简直堪比现在的股市停止!这个损失和影响是难以言述的巨大!比**还有严重。是当时农人对官府的最强烈的,就是将所有的农具都堆积到官署中,官府不答应所请,便永远不再耕耘。春秋战国之世,哪个国家若有一次“交农”生,那就是这个国家的最大耻辱,天下会视这个国家丧失了天心民心,便可以大起盟军,任意讨伐。这比一两次战争的失败更能动摇国家根本。百年以来还没有生过这样的“交农”,何况,这还不仅仅是“交农”,很多的新国民还大叫着要“反出秦国”!这对于素来稳定的秦国腹地老秦人来说,简直是天崩地裂般的乱象。

  顿时,秦国的变法就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这是两年的时间里,秦国贵族们对变法最大的一次反击运动。以孟西白三族老秦人的执拗,不真正公平地处置滥杀事件,根本不可能平息他们的怒火,然则,这件事大大棘手处,在于是太子犯法。且不说太子只有十二、三岁,尚未加冠成年。更重要的是太子是国家储君,秦公目前承认的就这一个儿子,能杀掉太子平息民愤么?虽然还有一个嬴疾,但他道道的庶出,而且他还有一个毛病,那就是长得丑,这个丑不是一般的丑,几乎不能见人。秦公自打他出生后,基本不认他,把他丢在樗里,由他自生自灭,得到了嬴山的照顾,这才算是活了下来,后来随着太子一起到了栎阳,现在住在嬴虔的府里,问题就在这里,他太丑了,一个国家的公子,可以丑,不能太丑了。

  在这种情况下,卫鞅匆匆赶到了栎阳西门,至时,已经是夜色苍茫。官道上哭声动地,火把遍野,向栎阳城西门呼啸着卷来。西门外的空地上,一百辆兵车围出一个巨大的马蹄形场地,向西一面的官道敞开着。兵车上的甲士持矛背弓高举火把,兵车外围是两千铁甲骑士,一手火把,一手长矛,惶惶不安地等待着。火把海洋汹涌而来。当先一排巨大的火把下是几百名白苍苍的老人,身前长龙般的白布上,血写着八个大字“民不畏死交农请命”!

  老人身后,是难以计数的少年和女人,她们拉着长长的执绋,顿足长哭,哀声遍野。

  少年女人身后,是分别用木板抬着三十多具尸体的青壮年,每具尸体上都覆盖着一片黑布,旁边是一束用红绳捆扎的麦穗和一抔装在陶盆中的**土。尸体之后,是三位红衣巫师。

  他们手中的木剑指向苍茫夜空,长声嘶喊着代代相传的招魂古调:“壮士归来啊——恋我禾谷!魂魄何去啊——卧我**土!”这是老秦人安葬战死沙场的勇士时招魂专用的词调,今日孟西白三族巫师用在了无辜死者的身上,竟分外凄厉壮烈。巫师之后,是浩浩荡荡扛着各式农具的男女老幼,他们不断愤怒地高喊:“官府滥杀,天理何存!”“交农请命,讨回公道!”“秦不容民,反出秦国!”一时间人人悚然动容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