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残忍的行军_秦歌一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二十五章:残忍的行军

第(2/3)页

子范且不说,二公子公子緤就不会放过这种绝好的机会,特别是,当他的手上握着赵国五万精兵的时候。也就是说,在这个关键时刻里,由于赵侯前线决策的失误,赵国最后一支精锐力量就落在了公子緤的手上。如此一来,赵侯怎么可能死?只要赵侯活着,赵军的士兵都听赵侯的,公子緤想反也反不了,可赵侯一死,赵国先就陷入了内战。到了那时,不旦北秦国会保持国力继续大咬赵国,其它的国家也会上来分赵国,如此,赵国就真正的完了。在短短的时间里,太戊午就下了决断,可见他的才能是多么厉害。太子现在是没有办法了,不要觉得太子的表现差。

  在正规的历史上,赵侯是二十五年死的,而现在却是十六年,太子还有九年的成长时间,表现稚嫩是理所当然的。现在的太子只能问太戊午:“下一步怎么办?”有赵恨出手,相信就算是千军万马,也可以把赵侯一个人救出来,这就可以多少轻松一下了。

  太戊午想了一下道:“现在最紧要的是稳定时局,朝中谁可挂帅带兵?你选一个。”当然不是太戊午不知道,他是尽自己的可能训练太子。太子想了想道:“滕公可以为之!”滕公是赵军的一名老将,这个人老是老了,大约七十余岁,可身体还算是可以,只是这么大把的年纪,也没有赫赫的战功,老东西总是要给年青人让位,现在赵侯出兵,用出了大量的能战之将,中青的坚固将军们死的死,胆寒的胆寒,在目前的情况下,赵国可以说是大将凋零。《》

  而于此时,最重要的是什么?一个字,稳!国不稳,如何能成!如今,赵国的确是可以再出一支偏师,但这支军队的军力是可想而知的,如果交给一个不当之人,失了这支军马,那对赵国接下来的情况是雪上加霜。可如果保住了这支军力,哪怕是开入了皋狼城,那对剩下的事都有帮助。就算和谈的话,对赵国也会有一点的帮助。瞧,赵国还有军力,还有底气。

  当然,既然先前的兵马都打败了,现在赵军能调集的兵力也不会过五万,这样一来,兵力就更紧张了。对此,一向自认老成的丞相太戊午也是感觉举步维艰。突如其来的失败,一下子让赵国的国情变得如同在钢丝上跳舞。纵然是老道如太戊午,也感觉肩上沉甸甸的。

  宫内静可闻微尘之落。太戊午思量良久道:“滕公可以,这件事情,臣去细说,待到事成,可着滕公带兵出。臣在会完滕公后,就去见君,臣去之后,太子,国中可就交给你了!”

  太子惊道:“父侯有难,儿子不在身边,此大不孝也。”太戊午道:“国事之大,岂可无人监国,君侯要见臣,那邯郸就只能留太子在此。要知道现在邯郸兵微将少,万一出事,岂可等闲视之?国后向来不问国事,国中大小事物,有武高和狐不疑在,你当慎之。”

  太子道:“可是……”太戊午叹气,道:“君侯那里,一切有我殿下可以放心,要知道……”太戊午手向南指。太子顿时明白,他到底不是傻子,道:“二弟……”说了这两个字就再不多言。再傻他也是知道,父侯战败,二弟手中的五万大军就成了赵国举足轻重的一股力量,这股力量之大,足可以让赵国日月变新天。假如赵国的邯郸里一个镇国之人也没有,那国家的中枢就会出现运转不灵的动荡,所以在这个时候,国中是无论如何,都不可以没有人的。既然赵侯遇事要见丞相太戊午,那么国家只有留下太子语。这是必然。在赵侯的心里自然是想要太子亲自带兵来救自己,只是现在有太戊午在,他可不能那样做。

  两人说了一顿,终于让太子定心于此。说到底,太子是太子,万一起事,真的乱了起来,那太子就不是太子了,二弟就会变成太子,这可是大事,不是说笑的,在权位面前,什么大事都要一边去。春秋小霸郑庄公因为他老妈生他的时候不痛快,是在梦里生下的,所以不喜,而郑庄公老妈后来又生下了公子段,这个公子段长成得一表人才,面如傅粉,唇若涂朱,又且多力善射,武艺高强。郑庄公他老妈心中偏爱此子,屡次向其夫郑武公,称道次子之贤,宜立为嗣。郑武公不同意,以长幼有序,不可紊乱。岂可废长而立幼乎?遂立郑庄公为世子。只以小小共城,为公子段之食邑,号曰共叔。从理论上讲,两兄弟都是一个爹一个妈生的,那叫一个亲,从道理上,立长子为嗣,这也是情理之中,可是那共叔还不是为了郑国国主之位,起事谋反?是郑庄公对不起共叔吗?当然不是,郑庄公立位之后就大封共叔,可是共叔却还是举兵为乱,由此可见国中无私焉,再小的事也会生出乱来。特别是这种时候。

  不多时,以丞相太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