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军费的庞大_秦歌一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九十九章:军费的庞大

第(2/3)页

这也是我们才行十几万万钱币的原因……”

  “今年,我们没有了君上的那些浮财,我们的收入会恒定在二十万左右……但是我们的人口还在增长,君上,光多印钱并不是说我们的钱就真的多了起来,要有实物,我们才好让别人肯定我们的钱。想要把过多的人力转化为生产力,我们要三到五年,也许一二年就可以看见成效了,但那绝对不是现在,不是今天,不是今年!这意味着,我们今年最多给君上挤出十万万的军费,我们都知道光这十万万显然还是不够的,可是既然君上肯定西征的收入,那想来也不会有问题的。除非君上真的有信心!”

  北信君听得头皮麻,但听到最后还是松了一口气。相比魏国年入五十万金(不要觉得这个数字小,事实上,当时的大国虽然有钱,但是这个钱主要并不是国府掌握着而是商人。比如说魏国,魏国正常的赋税收入是五十万金,但是有的时候可以省下很多的钱,比如说让商人出献金,这就很容易。就连已经没落的白氏在紧要的时候也可以拿出五十万,其它的商人就更可怕了。所以当时儒生鄙商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认为是商人占有了国家的财富,是商人把持着国家的富足,所以儒生一直对商人进行攻诘,他们提出了商在而国富,这固然是好的,但是商去国则穷,这说明商人对于国家是没有用的……儒生的可悲呀……),东骑国的收入可以偷笑了。最重要的是,东骑国的财货其流转是非常快的,因为东骑国不似其它的国家有着严重的货币不足。战国本来就是一个商业极达的时代,商业的达就导致了货币如果是某种贵重金属的话,就会必然的不足。所以如齐国不得已,新钱老钱一起用,有铜钱,有铁钱,还有磨得和玉一样的贝币。可是这一切都不如纸币划来。

  正因为如此,东骑国才可以在这种极短的时间里进行着让旁人看不懂看不明的跳跃式展。可以说,没有纸技术的垄断,没有印刷术的出台,没有北信君良好的治国方法,没有法家士子和墨家的全力支持,东骑国绝对不可能走到现在的这个地步,看着强大的快,其实哪有半点的侥幸。但饶是如此,北信君一下子要扩的军队数量和他的国情就重重的限制了东骑。

  别看人口是增加了,但是这增加的人口里能一下子就转换成生产力吗?当然不可能!

  还是要时间哇……北信君感叹着,但他同时肯定的说道:“女相可以十足的放心,本君这次西征不旦有钱,而且真的是很多很多钱,虽然转变成钱的过程,也就是往东方诸国可能要点时间,但直接可以用的黄金器物,美玉珠宝,还是有很多的,我们可以很快的就把钱财补上,不仅如此,本君还要大办一个开国大典,正式的,向所有的东骑国人宣布,我们东骑国再也不是小小的戎国了,我们是得到周王室正式册封承认的北秦帝国!”

  “帝国?”王良忍不住的笑了,她笑北信君这个一直虚伪的人终于露出了他的真面目!“君上,还没有王天下呢,就想着称皇道帝?”北信君闹了个大花脸,想想也是的,他还仅仅只是一个伯爵!从伯的爵位到王,不家一段的路要走,这段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走完的,还是要时间。也许……等到了三五年的时候,人口多了的时候,北信君就可以自大的称王了,称了王,那帝还远吗?升级,升级!北信君咬着牙想,不容易呀,从白身……谁有我惨,光**来的,连一张可以当画拿出去卖钱的人民币也没有,好不容易,成了族长,然后成了族王,再然后,得到了封君,就是这样,还给魏国猴子涮了一把,可就是如此,北信君也是美美的,这何尝不是一种可悲。就好比我们中原给了倭国一枚铜印,虽然这里面有着暗暗的讽喻,但是倭人还是当神一样的供着,还给它编了n个神话故事。可是现在,北信君算是耗出头了,他……其实已经可以叫北秦伯了,但是他还是不想,他要正式,他要光明,五年过去了,一年的时间,等不了吗?要达,就要风风光光的。

  想到这里,北信君道:“当然,本君已经称伯了,等到了我们正式立国,那就是个伯国,都伯国了,那公国、王国、帝国,也会一一的到来,我们能有这种飞快的展度,我们就不能有别人的那种短视,我们不旦要强大起来,我们要建立起我们的帝国,我们还要为我们的帝国在将来统一这整个天下打下基础!终有一天,本君头上的帽子还是会再变,一次比一次高,而我们的国,也会变,伯国、公国、王国、一直到帝国!”

  王良诸人都震动了,帝国……这是一个多么刺耳的称呼。可是一旦叫出来了,你又会觉得,如果你不把这个帝国建立起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