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出兵日_秦歌一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四章:出兵日

第(2/3)页

饭而没有食物。

  比如赵国和魏国等大号的战国,他们就是如此,他们有的时候会故意把自己军队里的国人清除出去,换上戎人,然而仍报着国人的名字。这样一来,戎人会得到国人的身份,而军官上级会得到他们的薪饷,但戎人还是没有钱拿!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士兵如何会打仗?其关键的原因就在于战利品的分配上。

  赵国李牧其实就是如此,他规定,战利品一律由军中士卒自行分配,他只要十分之一!

  这当然是违反国法的。在汉朝的时候,汉军和匈奴大战,缴获的东西牛马羊帐篷什么的多不计数,马就算了,全充军了。但那并不足用,因为匈奴人会先一步骑走马,而战马来说,对汉人的消耗也太大了。所以多以牛羊为主,这也是一笔想不到的巨大财富。

  可要面子和不知柴米贵的武帝盲听儒学者的话,在开始把这些东西当垃圾一样堆积在一边,然后当有敌来降,他就把这一切全还回去!以示仁德!换句话说,汉武帝打仗,傻BB的不要战利品,并且,他不要不是给士兵,而是还回去,还给匈奴人。

  刘羲可不是那样的人,他深深的知道士兵的想法,士兵的心思,还有那些社会底层人物的想法。所以,虽然那些仆役兵没有军薪,但可以出战,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得到战利品。

  一百名正选的士兵斗志昂扬。这也是古代战争的一个特色。在古时候,一支军队要打仗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别的,而是士气,那士气一般来说用什么来鼓舞最省钱并最能达到效果?那就是英雄主义的作用。也就是说要有一个能战敢战的勇士带领!

  项羽是怎么起来的?就是靠他个人的武力。吕布是怎么招集到张辽高顺之类的牛B武将的?要知道,他只是一个贱户出身,他的身上还有胡族的血统,可就是因为他的武力名扬天下。大英雄冉闵在几临绝境的情况下,仍是有人愿意跟随他,哪怕当时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条死路。

  无它,英雄作用耳。这也是当年吴王阖闾之所以不惜一切的谋刺了庆忌的原因。庆忌不死,吴国不宁!他阖闾的位子就不会坐稳。

  虽然刘羲的部族兵少,可息虎也好,十五也罢,他们都是知道刘羲厉害的。这就是一种盲目的迷信。也许一般人很难理解这些人为何对出征义渠信心十足,但这一点就和我们到现在也不明白为什么一些轮子功那么假牙,却偏偏有大把人相信的原因,那种迷信甚至影响到了他们的智商。

  项羽即使到了兵败落亡的前时,手下也有二十八将死命相随!

  刘羲在短短的时间里让一块土坷垃的河道岸地成了现在的丰足富野,这本身就是一种传奇式的奇迹。诸葛亮那么大的才,他也只不过是随意的指点了一下村人的生活,随便造了两个水车等物,就给传为学究天人了。这也从一个侧方面反映了普通大众对人才的看法,只要给他们一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好处,他们就会认可你。

  至少,现在这里,刘羲本人已经接到如木河等一众秦民要求和他一起出战的请求。但刘羲拒绝了。这是潜规则,刘羲是以部族的名义出战义渠,胜也好,败也好,责任都是他的。

  可如果加入了秦民,这件事就变得和秦国人有关系了。这样的话,就可能会严重引起两国的战事,到了那时,义渠人会盲目的认为这一切是秦国的背信弃义,他们可能会召集大军向秦国宣战复仇。秦国显然是不可能会打的,至少现在秦国没有国力,如果真要打,秦国的复苏就会推迟到五年以后。那是秦国付不起的代价。

  除非秦人确定义渠会败。但这怎么可能,从哪里看,义渠都是强势,换了刘羲也不会觉得自己的希望有多大,他之所以这样做,只是因为他只能这样做。

  在出兵的时候,刘羲自己也紧张,他很担心,义渠人会集中大军来对付他。如果义渠人一下子就拿出了三五万大军,刘羲还真是头痛。幸好,就如外人不相信刘羲会打败义渠的一样,义渠人也不相信一个小小的部族千多把人,就敢向自己下手。所以,义渠调出了主要战力的五百牛骑兵,这已经是很给面子了。要知道,这五百牛头兵可以冲杀一千以上的秦国骑兵!如果只是东骑一族,那在义渠看来,这五百牛头兵完全可以对付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