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初生之虎_秦歌一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初生之虎

第(2/3)页

国!

  攻打一个小小的近在自己身边的韩国尚且如此,何况秦国,因为秦国更远,更在西面。

  假如老魏这边打得开开心心的,那打呗!可那一回头,韩赵出兵,中间一个卡死,不要说秦国之地了,就是整个魏西国土,也将荡然无存,三十万以上的大军会烟消云散,这是这个剑手能想到的吗?只是一个剑手而已,想问题没有一点的大局观!

  事实上,很多人会觉得策士是说客,其实,如若是没有大局观,谁能当得了说客?

  苏秦身死,各国何以大恸?不是别的,说客也不是好当的,有苏秦那样的口才和大局观,当世者有几?也因为有了苏秦,世才有张仪,两个胸怀天下的人才能一展口才,但如果他们本身没有大局观没有本事,能做到吗?

  卫城有自己的看法,他看明了秦国的穷弱,举国无兵,这种种的现象,但他看不到,大魏国的伸展也已经到了它国力的极致了,如果魏国想要有一定的成就,只有两条路,一者,放弃河西,把它分出去,给秦人,让秦人和韩赵对掐,而他可以齐中全部兵马一举灭齐,让自己的国土统一连接,再兵攻越,其后,成就半一统的天下,顶替楚国,再行灭楚伐燕的大计,最后天下两分,魏国可以有一半统一的希望。一者是放弃魏东,全部入西,以魏西之地全谋秦人之地,这个计划太过于危险,可一旦成功,魏人就可以代替秦人得到这天时地利,最后,将由魏代秦,行统一大计。

  可是,这放在棋盘上的弃子太多了,东一块,西一块,是两难之局,国事难为在此,目前,魏国上上下下都没有哪一个人有这般的雄心,所以,魏国注定了要一点点的没落下去。

  看出了此点的,将来还会有一个人,事实上,那个人已经看出了这一点,他就是公孙鞅,但问题在于,公孙鞅仍对自己在魏国的伸展抱有希望,因为魏国的资本太雄厚了,所以目前的公孙鞅还不打算放弃。

  历史上,正是因为了公叔痤的死,使公孙鞅断绝了在魏国的展前途,他才会毅然入秦。

  因为秦与魏是世仇,公孙鞅觉得是魏国对不起他,这是肯定的,公孙鞅帮公叔痤处理国事多年,大魏国的功绩有他的一份,但公叔一死,他立时就给排挤在外了,最后不得以,离魏入秦,这便是一种报复!

  结果,他成功了。

  “骊山大营吗?”刘羲在心里算着这个地方。

  自秦国迁都栎阳后,为了方便,秦国主力大军的营地就设在了骊山。这也是秦国累次出兵的集结地,当出了大行召令后,各地的秦民就会自备兵器向栎阳而来,然后给带着出,他们和骊山的军队是分开的,战斗时,这些秦民是主力,而秦军的真正主力,一般是不动的。老秦人动不起呀,这些军队是用国府的兵器提供给养的,现在的秦国越来越穷,就是军队,也有一大半的人是在用旧损兵器,今次,秦国又做了一件不地道的事情,来参战的秦民的武器全给扣下了,也许这不多,但也是一笔,却无疑的伤了老秦民的心了。

  但没有办法,经过了一场大战,秦人要有一批新武器,这批武器要新的,新武器和旧武器是大大的不同的。旧的武器刃口大伤,已经不是打磨就可以的了,非要重铸不可。

  傻子也是知道,拿旧武器和新武器战斗的区别。

  不打仗不知道,一打仗才知道,战争,就是这么一个花钱的玩意!

  秦国已经步向了文明的行列,和那些提着木棒骨叉的游牧民族不同,对兵器的需要极大!

  这也是穷秦称之为穷秦的原因!一个爱打仗,但不长于治政的国家,你能富得了吗?

  “对了……你方才说……你们三个人……”刘羲不经心似的问。

  他当然知道卫城的那话意思,卫城还是怕刘羲杀了他,所以点出自己是三个人,他说了地点,让你觉得可以杀他,但如果你杀了他,他那边还有一个人,一样是可以传递消息的。

  卫城嘿嘿笑了一声,道:“我那朋友的贱名……不提也罢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