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11章_和摄政王春风一度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章 第11章

第(2/3)页

样批完了。抬头时见小皇帝坐在案后,打着哈欠,笔垂在旁边,一直低头玩自己手指。

        裴钧眼神一沉,随手扔过去一物:“再玩就剁了!这奏折上写了什么意思,今日若说不出,便不用吃饭了。”

        “……”

        迁怒!这就叫迁怒!

        小皇帝哆嗦一下,立马坐直了,捡起奏折看了看,字倒是看得懂,但连起来拐弯抹角,一句话能绕八十八个弯。他一头雾水,抬眼朝宁喜求助。

        宁喜是打小跟在裴钧身边的老人了,从行宫那会儿就是伺候梅妃的,梅妃病逝后,他便一直跟着裴钧。从行宫到皇宫,后重回北境,再到入主虞京,矢忠不二。

        如今他既是裴钧的心腹内监,更是摄政王府的大管家,权柄滔天。

        说起来,他只比摄政王大十来岁,还算年轻,将来荣华还多着,称一句权宦也是不为过的。

        但宁喜为人低调,谨小慎微,从不与官员结交,也不见跟谁有私下往来,平日寡言少语似个哑巴。也正是因为此般孤纯,他若说话,摄政王还是肯听上两句的。

        裴钧声厉色疾:“你看宁喜做什么,那字写在他脸上吗?”

        小皇帝低头,愈加将自己蜷缩起来。

        宁喜叹了一声,接过小太监手里的奏章,走到御案边为皇帝又慢慢读了一遍,读时在重要的字眼上多下了几分力气,以启发他思考。

        但即便如此,小皇帝也仰着头一脸茫然的样子,嘴上重复着那几个字眼,心里却一派惶惶。

        摄政王将茶盏重重搁置在一旁:“旁人像你这点大时,早已经——”

        他话音一住。

        宁喜心里接下去道:旁人像陛下这点大时,早已经读透其中条理,且举一反三,甚至当堂提笔写了一份小议。

        此文传至翰林院,大学士本嫌文青涩,但听闻作文之人仅仅六七岁,立时奉若珍宝,激动地捧到皇帝面前,厚着老脸要将此童收为弟子,亲自教导,并放言道:“十年之后,翰林院中必有此子一席之地!”

        但此事终究不了了之,只因此童之姓,乃是南邺国姓。

        翰林官是天子近臣,养才储望之所,将来的大虞肱骨近半将出自此处。所以翰林院的椅子姓什么都行,就是不能姓谢。

        好巧不巧啊,这个旁人,又是谢晏。

        ……裴钧,你脑子坏了不成!

        他拿天气不好当借口避你的千岁宴,你竟然还在想他七岁时候做的那篇破文?区区谢晏,人都傻了,有什么好翻来覆去琢磨的!

        摄政王眼底一暗,不知道是在骂谁:“笨,蠢,不知所谓!”

        小皇帝被骂得泪如泉滴,委屈兮兮地抽了下鼻子。

        是他自己想当这个皇帝吗?他不过是宫变过后群臣跪拜时,好奇偷偷抬头看了一眼他这素未谋面的五哥哥,就被他一把揪住,扔上了龙椅,指着他说:“这便是天下共主。”

        他那时才三岁,还要母妃抱着睡!

        裴钧瞪他:“裴祯!不许哭!”

        “呜!”小皇帝害怕裴钧,猛地噎住,一头扎进了宁喜身前。

        宁喜无奈地拍了拍小皇帝的后背,用自己稍柔软的内监里衣擦去陛下脸上的泪。

        -

        平安侯府。

        床上青年阖着眼,长睫垂落,瞧着睡得很安宁,但面色微红,呼气声也比往日沉重几分。

        一到雨日,谢晏就好发低热,大夫说可能是落水后留下的毛病,去不了根,却也要不了命,以后每逢雨日少出门,多多休息就行。

        阿言送了纪疏闲出府,回来拧了冷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