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神策府初立_夺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8章 神策府初立

第(1/3)页

  政和四年家历七月初二,赵佶居然领着安衙内微服去了张商英府第,商英罢相多年,如今已七二岁高龄的张商英仍旧骨格硬朗,气色红润,赵佶突然微服入张府,实是受了蔡京巨贪的剌激,而自已在蔡京怂恿下巨耗内库款银,这些年真没少挥霍,眼下再瞅瞅府库所剩未几的银两,他就愁坏了,何人能治财?

  商英当年劝皇帝节俭,勿兴木土耗资,结果惹恼了赵佶,将他罢去,现在想来,当初做法太儿戏了些。

  而眼下文武百官正缺个压阵的老资历重臣来坐‘门下侍郎’的位置,赵佶问安衙内时,他便推荐了张商英,衙内有他的用心,张商英一惯被郑居中、何执中所忌,如今这两个人都是参知政事,又有够腌臜,不捡个有些能力的人物镇一镇,只怕不用一年就把大宋折腾垮了,那时衙内南方大业只怕还未底奠呢。

  出于种种考虑,衙内认为张商英是最合适的人选,赵佶也想不出谁比他更合适,之前确也认为蔡攸能担重任,但其父蔡京暴出巨贪之丑,赵佶心下深忌,蔡家人,不可再重用了,父性子承,蔡攸能好到哪去?

  也曾考虑过把候蒙提至‘门下侍郎’的位置,但这个人太耿直,诸位权臣皆对其有看法,难领朝班。

  张商英闻蔡京罢相,也是从衡州赶回京观望风向的,他倒没想过自已会再一次被赵佶重用,但偏偏赵佶就来了,君臣相见,张商英老泪纵横,跪拜叩见皇帝,多年前被罢的怨气,也因赵佶的亲临完全消尽。

  “……爱卿平身说话,朕重整新政,欲授老卿家重任,当年决事轻疏,朕心下也甚为不安啊!”

  “臣愿为陛下肝脑以涂,鞠躬后矣!”张商英差一点没幸福的晕过去,我居然还有再相的这一天?

  其实是形势所迫,赵佶搬他出来压压阵罢了,说起来门下侍郎一衔堪为百官之首,其余职衔虽也兼领参知政事,但排位还须按‘三省六部’权职来排定,至于翰林学士兼领参知政事者,则以资历排位了。

  赵佶又引荐了翰林侍读安敬给张商英,张商英也听过安衙内之名,心里思忖,莫不是复出与此人有关?

  想是这么想,但又觉得安衙内位卑言微,不可以左右皇帝,抛开这个念头,便在府中盛宴谢恩。

  后晌,衙内回了宅子,燕青来禀,军情司诸人经过这些日子做训,基本掌握了司规和驯鸟秘术。

  “小乙,这些人要盯紧了,驯鸟秘术乃是绝秘奇技,这伙人的忠心一定要拿牢,各人家小统统在建康安置,以去其后顾之忧,晌银亦加倍,要从脑子里植入忠贞信念,《讲武堂》教义中有一卷《思想》,尤要重讲,灵隼奇珍,亦要多加培殖,切不可使其绝种,此一方面你可多向萧夫人询问,我军情一系皆倚灵隼。”

  燕青应诺,又道:“……衙内,说穿了驯鸟不难,只是司规秘码难记,众人皆不识得几个大字,如今可苦了他们,但月余日子下来,一个个也勉力可为,以衙内预期二月为限,小乙以为军情司可于各地安插了。”

  “甚好……这个月勤加做训,月末便安插下去,但与隆德、河北诸处贯通了联络,一切便如臂使了,我这里拟一份名单,你另挑精明干练之士传信各处,务于本月末前着众人来京聚首。”衙内随后入了书房写下一份名单,交给燕青后打发他走,又转进书房埋首撰册,江南基业初建,正是百废待举,不列细则不行啊。

  夕阳西下时,一魁伟大汉牵了匹马来自安宅门前,他一路打问总算寻见了衙内的住处,此人五绺长髯,卧蚕眉,单凤眼,青纱幞头,一袭灰袍,马鞍桥得胜钩上挂着一柄青龙偃月刀,乍见,似关公再世一般!

  叩开了安宅大门,那人拱手做礼,“蒲县关胜求见安衙内,此为呼延知府引荐书信,烦劳转呈!”

  门子一见此人气势不凡,忙把信引递了进去,并将关胜先引入宅内,一并将他马匹也牵了入来,自有信引,只怕是来投靠衙内的,引进来也是没错的,须臾,飞燕由中进院出来,亲自引了关胜入中进院落。

  衙内已在楼前石阶处守候,遥望大刀关胜,心下不由喜悦,岳父还真会推荐人才,这关胜本是河东路蒲县治下一小小武吏,虽在县境内颇有名声,但外边却不见名传,呼延庆上任隆德府,重视武事,选拔良将,这蒲县关胜居然勇夺魁首,武勇之强,让呼延庆也大为佩服,又想到自家女婿用人之际,便荐他前来。

  而关胜也闻得衙内大名,更知这衙内背后有好靠山,跟着必然后贵,要比窝在小小蒲城有出息的多。

  “蒲县关胜给衙内见礼,久仰衙内盛名,今得呼延相公荐举,故入京来寻衙内谋个差事……”

  相公一说是民间对一干权重官吏的尊称,呼延庆是河东路经略安抚副使,也堪当‘相公’这一称谓。就算不堪当,下面的人要恭维,非这么称呼,谁也没甚的法子不是?主要呼家将还是威名久著的世家。

  “原来是蒲县关胜,哈……小可曾与博州两位团练使单廷珪、魏定国聚首月余,他二人也曾在蒲城履任,多与足下相见,只说大刀关胜武勇过人,精通兵书战策,不想受我准岳丈信引来此相见,幸甚!”

  关胜也认得单魏二人,忙谦逊几句,当下就随衙内入了厅堂落坐,两个人聊的甚欢,夜宴时,衙内着人叫来了燕青、时迁,又给关胜引见,莺美、霸王娇也都陪坐,这番算把关胜拢定了,衙内也不会一开始就和他说什么大计,日后他自看得清大势,这个人物自已要带到建康去,以防将来事变他投在别人阵营。

  次日,衙内领了关胜去见宋恽,然后由宋恽出面,替关胜安排新职,目的地就是江南建康府了。

  又两日,张商英出任门下侍郎一事轰动了朝野,政事堂一众大佬都跌了下巴,任谁也想不到张商英能复出,而老张复出的第一桩人事议案上就保荐了李恪非,此人一直在朝中为官,只因与赵挺之是儿女亲家,故受蔡京排挤,结果多年窝在礼部未得升迁,政和初,张商英罢相,离京时李恪非在十里亭为其饯行,这些年也常有书信来往,算是私交不差的,前几日李清照返家探父,言明处境,李恪非不胜唏嘘,替女神伤。

  哪知李清照回了家的第二日,安衙内就到访了,还直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