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拐了文妃回家_夺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0章 拐了文妃回家

第(2/3)页

着泪水,安敬和呼延娇能感受到他们一家人的悲戚,原来文妃按照他的意思入宫向天祚帝自请了。

  不出安敬所料,天祚帝欣然应允,也就在他点头应允的一瞬间,文妃对他抱的最后一丝幻想也破灭了。

  天祚帝为文妃的‘高风亮节’‘自我献身’‘为国为民’的伟大情操给予了很高评价,便召来萧皇后、元妃、萧奉先、李处温等后宫显贵、当朝权臣商议此事,那萧奉先也违心的大赞了一番文妃德行,心里却冷笑暗忖:你萧瑟瑟终是服软了,野狐岭劫袭怕也叫你心惊肉跳了吧?哼,这番算你识相,居然认败了!

  萧皇后也虚情假意的抹了一把泪,心下却暗喜,文妃若携其子离去,储位之争暂时罢休,瞅机会再把她们母子斩草除根,永绝了后患,嘿,如此可稳住后族大势不衰,她心里这么想,也觉文妃颇为识相了。

  倒是那元妃一惯就是个与世无争的性子,后宫中大大的好人,性子温柔似水,她是真的感怀文妃命运。

  天祚帝当天又招来辽朝敬奉的佛门大国师,亲自为文妃赐了法号‘太宁’,喻意大辽太平盛世永享安平!

  佛门大国师更亲自推荐带法修行的文妃往南京道西南太宁山通天禅院找他师弟通天法师修行,实际上这位佛门大国师暗中与文妃一系有旧,大父房祖上曾与他有恩惠,只是此事慎秘,知者寥寥无几,文妃也是给安敬出的主意想通一切后才秘密与大国师联络,而大国师欣然应允,并含笑赞了一句:文妃高智!

  能得国师此语盛赞,文妃也就知晓自已的决择没错了,素闻国师胸怀奇学,通天知地,只是能得他指点的却寥寥没有几个,便是当今辽主天祚帝,他也是虚应故事,文妃当时也自叹命苦,又言欲真心归依。

  大国师却摇头拒绝,只说:“天雨虽阔,不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难度无缘之人;娘娘日后必贵!”

  前尘往事,在这一刻成了即将消散的烟云,这顿宴吃的沉闷已极,萧家三姐妹,离别在即,含着泪交杯错盏,挞葛里、余睹也都悲切不已,府从掀帘入来又上酒食,厅中人等都觉一丝冷风拂入,室内太暖,稍有一丝冷风便也觉出,酒喝的多了,便觉浑身燥热,挞葛里命人推开了内厅的后窗子,却见天地飘雪。

  “又下雪了……来,这一杯酒,余睹敬娘娘、衙内,此去关山万里,路途坎坷,一切仰仗衙内了!”

  安敬端了杯回礼,注定耶律余睹,沉声道:“都统大人莫以为念,安文恭但存一息,必周全娘娘,若蒙娘娘不弃,借今日良机,安文恭愿认娘娘做异姓姐姐,此后情同血亲,荣辱俱享,生死与共,不离不弃!”

  “好!”耶律余睹和挞葛里一齐叫好,文妃也激动异常,当下便与安敬出了厅堂,在大雪纷飞的暗夜苍穹下结成了男女异姓姐弟,呼延娇心忖,我家郎君真真是女人的克星,莺美便说过,当初他便用这一招对付她的,如今又使出这招来对付文妃萧瑟瑟,唉,又一个要给安大衙内任意腌臜的美女掉进他的陷井了。

  不过这样也好,衙内正需一个丰美妇人修进他的体质,这事不能再拖了,不然自已和莺美只能干瞪眼!

  回了内厅,文妃也放开了心事,脸上亦有了近年来罕见的笑容,便唤来九岁女儿耶律余里衍和七岁儿子敖卢斡给新‘舅舅’磕头,那年仅九岁的余里衍生得与其母一般无二,绝世无比的小美人胚子,只是年龄太幼了些,小萝莉啊,先养着几年再说吧,心里掠过一些异样念头之后,安敬也颇有一分惭愧生出。

  那萧大姐亲自斟了酒给安敬,“如今已是一家人,文恭与我家二妹情同姐弟,我自也是你姐姐,来三妹,一齐与弟弟喝杯酒,异日有暇,我们姐妹也便去宋境寻二妹与弟弟相聚,这一路上,弟弟可要费心了。”

  几个人言说这事,良久后文妃才道:“安家弟弟说起那事,还须姐丈亲赴西京大同府安顿则个!”

  挞葛里点头应允,安敬却道:“弟有一言,二姐今番要远行,萧奉先必行最后一击,便是姐丈两个也须早做打算,依弟之见,大姐姐一家可迁往西京大同府,暗中经营谋事,若遭迫害,直入宋境亦无不可,弟自知会人等接应,谅无所虞,三姐姐一家可随军而行,我观女真人年内必正式起事反辽,战事至时,东路首当其冲,若不能取胜,萧奉先必寻借口除三姐丈而后快,为今之计便是着力培养忠心可用之事,不妨暗中散布后族野心与其龌龊行事,令军中兵将知熟详情,一但遭逢政治上的打击,便可拥兵自重,进退自主!”

  听安衙内一番说话,耶律余睹大是点头,当下也敬一杯酒给他,“安家弟弟胸怀丘壑,所图必大,异日若有用得着我这个便宜姐丈的地方,直便开口,此回东路,我便依照弟弟所言行事,至少也须自保了。”

  安敬点了点头,“三姐丈明智,女真人积怨久矣,反必不留退路,战必敢拿命搏,姐丈莫捋其锋,保全实力乃为上策,无须为后族皇权竭力尽忠,那不过是给他人做的嫁衣,留得青山在,不惧没柴烧……”

  一直谈至夜深,又订下秘密离京之议,安敬才与呼延娇悄然从后脚门离开,只怕给人发觉了便不妥。

  ……

  天庆4年(1114年),正月二十六,黄道正日,宜远行,法号‘太宁’的文妃携女携子出上京临潢府,天祚帝摆出皇家排场,送妃离京,眼不见也净,少了好许朝争,他还巴不得呢,暇时多了,也便娱嬉。

  京中后族、权臣、宫帐贵族跟着天祚帝一起为文妃送行,文武百官心态各自不同,有的笑,有的愁,有的悲,有的愤,千奇百怪,唏嘘嗟叹声中,一位风华绝代的名妃,就此带发入了佛门,那一刻,天祚帝望着泪痕满脸的文妃,竟也生出一丝不忍,但想起她种种前事,又抛开了这念头,走了吧,兴许是好事!

  后晌,雪花又飘荡起来,眼望千里一片荒陌,胸臆间豪气徒涌,安敬静静立在距离松山州仅十多里的北面荒坡上,此处名唤小梁沟,正是与文妃约好的会面地点,出京后的文妃在挞葛里、余睹护送下来此。

  莺美和呼延娇双双裹着裘袍立在衙内身后,铁骨六轮车静静停在道旁,十八罗汉高倨马上,环卫着大车,其余六十余条大汉大部分均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tianna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